首届“新文科与数字人文高峰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召开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网站讯)6月19日,由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首届“新文科与数字人文高峰论坛”在威海校区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论坛。山东大学(威海)副校长黄凯南教授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论坛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威海)科研处副处长吴玉阁主持。

黄凯南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本次高峰论坛召开的背景,他指出,在新发展阶段,新文科建设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聚焦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黄凯南结合文献计量研究的数据,简要回顾了近两年来新文科研究的进展,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威海校区在计算社会科学和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威海校区依托前沿交叉科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大力推动新文科视角下的数字人文发展,抓住一校三地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力求把数字人文研究发展成为威海校区文科建设新亮点。黄凯南希望各位学者为山东大学数字人文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未来数字人文的发展方向,推动新文科建设和发展。

本届论坛包括“方法与运用:历史研究的数字人文空间”“开拓与创新:基于数字的人文研究”“鼎新与守正:人文视域下的数字出版与数据库建设”“跨界与融合:数字人文视域下的语言文学研究”等四个主题。与会专家学者来自多学科、多研究领域,体现了数字人文研究的交叉融合特性。学者们围绕上述主题,从历史学、考古学、风景园林学、语言学、编辑出版、新文科实验室与数据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教授、清华大学桑海教授、东南大学成玉宁教授、辽宁大学吴玉杰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上海大学舒健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朱浩然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车群博士,山东大学王芬教授、苗威教授、杨慧教授、崔英教授、庞娜娜副教授、刘倩副教授等15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

第一组主题为“方法与运用:历史研究的数字人文空间”,该组由苗威教授主持。会上,汪前进教授以《中西古海图:起源、特征、差异、缘由》为题,从古海图的起源与发展入手,阐述了中国海图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通过中西海图对比,阐述了中西海图各自特征、差异及其产生的缘由,指出在数字人文技术的支持下,海疆图的系统整理、科学呈现和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支撑边疆历史研究,回应现实海洋历史问题的重要作用。舒健教授以《情感、温度和连接:史学在数字人文建设中的空间及前景》为题,指出数字人文研究应以项目为单位,跨学科为特点,团队为主体,数据为基础,技术为手段,平台为支撑。同时强调,历史研究应当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将过去的人作为具有生命和情感的人看待,避免将史学变成纯粹的技术性研究。车群博士以《基于WMTS和IIIF的历史地 图(图像)展示、保存、共享与互联》为题,从CHMAP项目的开发实践入手,探讨了该项目的底层逻辑架构、基本技术框架、数据标准与开源现状。

第二组主题为“开拓与创新:基于数字的人文研究”,该组由张剑教授主持。会上,王芬教授以《历史的立体表达:数字考古的实践与前景》为题,以良渚古城为实例,阐述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三维重建、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考古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数字考古的出现与发展,使得提取信息的手段不断多元化,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分析方法,可以从更广阔和纵深的视角来阐释历史,使对历史的认知逐渐从平面化变为立体式的表达。苗威教授以《融创与传承:关于建设数字人文平台与新文科实验室的探索》为题,阐述了建设新文科实验室的与数字人文平台的背景、基础、基本过程,以及现阶段取得成果,并指出,数字人文平台建设应以新文科实验室为依托,以学科需求为导向,人机互动的科研平台,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数据库或者一个简单的科研网站。数字人文平台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创建人文学者能够参与互动的技术环境、积累和开发真正有用的数据、搭建稳定的科研团队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梯队。成玉宁教授以《数字景观—逻辑、结构、方法与运用》为题,重点阐述了以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以及数字景观平台的内部架构、基本运行机制。为数字人文背景下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统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庞娜娜副教授以《数字人文视阈下文本分析工具比较研究》为题,以文本分析流程的三个阶段,即文本数字化、文本特征分析和可视化为线索,对10种常用工具从数据格式、难易程度、特色功能、是否需要编程基础和是否支持协同合作五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3种数字化工具,4种文本特征分析工具以及3种可视化工具。同时,也指出工具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者应以科学态度和理性的思维去选择和应对。

第三组主题为“鼎新与守正:人文视域下的数字出版与数据库建设”,该组由崔英教授主持。会上,桑海教授以《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学术出版与评价》为题,认为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文科已经很难置身于时代精神之外,数字人文的推进有希望触发中国人文学科在知识基础、方法论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变革,人文学者应积极实践而非“谈论”。他同时指出,数字人文是一种新的研究形态,呈现出一些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不相兼容的新特点,数字人文评价不可能另起炉灶,而应作为人文学术评价的一部分,使学术评价更加的丰富和多元。吴玉杰教授以《数字人文时代东北工业文学与文化史料整理研究的构想》为题,首先回顾了中外数字人文的发展历程,然后以人文学者的视角阐述了东北工业文学与文化的历史效应。重点以作家、作品的特点和文化史料的多元类型为基础,提出了该领域文学有效搜集与数据化技术设想。最后,探讨了以数字人文技术整合资源,构建东北工业文学的跨文体和跨文本的研究可能性。杨慧教授以《从数据库中来到数据库中去:现代关内东北(文学)文献整理刍议》为题,从“边缘人”的视角出发,提出数字人文与传统学术研究之间需保持审慎的理性。其从“关内东北(文学)文献”现实需求和文献特征实例出发,指出在专题数据库构建过程中,要充分考量文献与文本的人文需求。在文献数字化过程中需重视初始文献以及版本变化,注重文本考证和注释;在文本关系处理上,需使用史源学的方法,建立文本生成和流传的谱系;在文本内容上,应以“瓜蔓抄”的方式,通过数字技术厘清文本内部嵌入文本(框型结构)的脉络。刘倩副教授以《语言学量化研究的前途与方向》为题,通过对诸多语音变异现象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摆脱传统方言学在语音变异研究方面的困境,开展城市方言分层研究,胶东半岛城市方言语音变异数据库的可行性。

第四组主题为“跨界与融合:数字人文视域下的语言文学研究”,该组由尹海良教授主持。会上,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以《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理据——兼谈新文科的发展路径》为题,认为语言学课交叉研究的性质决定了语言学进入“新型大语言学时期”,以“大语言观”和“新语言观”的概念阐述了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理据。“大语言观”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方面的语言能力,可以归纳为人脑语言能力、机器语言能、语言能力的获得与发展、语言残障人群语言能力提升与社会共融、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与规划等五个问题,满足国家文化软实力、科技硬实力和国家语言安全三个方面重大需求。解决语言与文化、科技、教育相关的实际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因此,交叉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文科发展的路径之一。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以《数字人文中的文学话语研究:理论和方法》为题,从文学阅读的近读与远读、数字文学研究一般特征、数字文学研究的特殊性入手,结合研究实例,探讨了机器阅读、数据可视化等数字人文技术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与价值。认为,数字技术将助力人类阅读和阐释走向更深、更远。华中科技大学朱浩然副教授以《基于依存关系与文本挖掘的新冠热点话题抽取研究》为题,以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话题的抽取为示例,通过句法依存关系,提高数据抽取效率,展示了语言学思维在计算机信息抽取中的价值。崔英教授《英汉广告翻译中的第二人称: 基于瞳孔检测术的实验研究》通过瞳孔检测的数据分析,展示了在英汉广告翻译中,带有第二人称的广告翻译效果更能引起测试者的反应。

吴玉阁主持论坛闭幕式,从三个方面对论坛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走入到了综合研究的阶段,正如诸位专家学者所言,不能简单的以工具论的视角来看待数字人文研究,应以本体论的视角,或者从认识论上实现思维的变革,才能在数字人文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次,从诸位学者的阐述来看,科技的突飞猛进,更需要有温度的,有人文情怀的研究,数字时代的科学和技术应赋予人文的价值和意义,人文学科也应积极回应科技的变革带来的冲击。科学求“真”与人文求“善”的结合,一定会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再次,诸位学者的深入探讨,对于厘清“新文科”的内涵、外延、实施路径以及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建红 来自: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zh_CNChinese